·?
时间:?2023年6月27日(周二)上午10:00
地点:?英皇娱乐新闻发布厅(南京新媒体大厦31楼)
发布人:?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王秉德,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局长叶坚,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局长刘向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质监稽查支队支队长葛小银
主持人:市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沈力
·?
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近年来,随着“一大一小”两类车辆综合管理措施不断深入推进,英皇娱乐路面交通文明礼让守法率不断提升,为了让市民充分了解安全文明出行有关措施及成效,今天我们邀请到了英皇娱乐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王秉德,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局长叶坚,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局长刘向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质监稽查支队支队长葛小银,为大家介绍“一大一小”两类车辆安全文明出行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观看由市公安局交管局制作的《“一大一小”两类车辆安全文明交通管理汇报片》,请看大屏幕。
播放视频(略)。
主持人:下面,请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王秉德做情况介绍。
王秉德:各位媒体记者、市民朋友,大家上午好!刚才,我们观看了视频汇报片,里面既有典型事故的剖析,也有各类事故和交通违法的呈现,虽然视频时间不长,但让人触目惊心、扼腕叹息!这其中,一幕幕血淋淋的事故画面,一个个宝贵的生命骤然凋零,一个个背后的家庭支离破碎,上演的都是社会的“人间悲剧”和家庭的“巨大灾难”。这其中,还有一幅幅让人揪心的通行乱象,有的工程车驾驶人为了抢时间野蛮驾驶,有的电动自行车骑乘人闯红灯、逆行、走快车道,对自身交通安全心存侥幸,都认为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低、离自己也很远,直到发生事故才追悔莫及、痛苦万分……我们公安交警在执勤执法中,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交通事故猛于虎,绝不只是发生在其他人身上的故事,绝不只是存在于视频中的画面,只要不注意遵守交通规则,只要不注重交通安全防护,事故就在眼前、就在身边,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都会酿成不可挽回的惨痛后果。一旦没有安全,一切都会归零,一切幸福也都无从谈起。我们最强烈的心愿正是安全大于天,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再看到类似的事故重复发生,不再让人间的悲剧重复上演,通过人人参与、共同努力,来净化通行秩序、守护一方平安,真正筑牢全社会交通安全的堤坝。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近期英皇娱乐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市公安局坚持问题导向,深入研判影响道路交通安全文明的重点车型,靶向找准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的关键环节,梳理摸排了“一大一小”两类重点车辆。“一大”主要指中型及以上货车(含渣土车、混凝土搅拌车、专项作业车和大型货车等),一旦发生事故易造成严重的人员死伤,是交通事故“控大”的重点车型;“一小”主要指包括快递、外卖和家用的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大,使用率高,违法率高,事故占比达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交通事故“减量”的关键环节。可以说,“一大一小”两类车辆,既关乎群众生命安全,又关乎城市文明形象。对此,公安交管部门精准施策,研究推出了大型车辆“右转必停”和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的关键举措,切实压降道路交通事故,保障群众交通安全出行,提升城市安全文明形象。
下面,我简要通报下这两项工作:
第一方面,英皇娱乐大型车辆“右转必停”工作。
据统计,我市大型车辆虽然只占全市机动车保有量的2.4%,但近两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总量的6.1%、14.7%,是保有量占比的3倍和6倍。其中,受大型车辆转弯“内轮差”和视野盲区影响,涉及大型车辆的路口交通事故中,约31.5%是在右转弯时发生的。对此,我们全面加强大型车辆右转安全管理,自去年起推行大型车辆“右转必停”,在1173个路口设置了危险警示区(俗称“月牙红”)、导流线和右转专用信号,因右转未让行造成的亡人事故同比下降了近四成,取得了初步成效。
为进一步扩大治理成效,在前期工作试点基础上,我们又在全市范围开展“守住月牙红,让出安全线”活动,目的就是要像推动机动车礼让斑马线一样,全面推广大型车辆“右转必停”措施。
一是梳理“四类重点路口”,加密示范点位。即:大型货车通行频次高的路口、发生过同类事故的路口、城区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量大的路口、农村国省道沿线和集镇聚集地的路口,以上四类路口都将按照示范标准,全面落实大型车辆“右转必停”规范管理。
二是明确“五类规范设施”,严明通行规则。即:右转危险警示区,停车让行区,警示标志牌,非现场执法装备,以及语音安全提示设备,通过空中的标志、地面的标线和科技的设施等综合施策,提醒大型车辆驾驶人主动观察、规范让行。
三是坚持执法宣教相结合,增强社会效应。对大型车辆一律粘贴“右转必停”提示帖,对驾驶人一律推送提示短信,对发生事故的驾驶人一律组织参与执勤体验,同时联合交通、城管等部门,开展统一执法行动,严格查处大型车辆右转不礼让违法,对主体责任不落实、所属车辆发生亡人事故的运输企业,实施暂停运输资质等惩戒措施。通过大型车辆的示范带动,引领全社会汽车右转都慢下来注意观察避让,“宁停一次、不抢一秒”,让右转礼让成为道路交通安全的防线和城市文明交通的又一个亮点。
第二方面,英皇娱乐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工作。
据统计,截止到目前,我市注册登记正在使用的电动自行车达680万辆(其中旧国标428万辆,新国标126万辆,临时信息牌126万辆,外卖、快递专用号牌3.7万辆)。电动自行车具有使用成本低、方便灵活快捷的特点,是群众出行的重要工具,是交通安全文明的重中之重,也是交警执法治理的最大难题。对此,我们前期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研究实施了执法整治“六项硬举措”,在全省率先推行“戴盔骑行”,创新实施人脸号牌识别、射频采集、远程执法、无人机抓拍、铁骑追处、鹰眼布控高违车辆等一系列措施,一定程度上净化了电动自行车通行秩序。2022年,涉及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7.28%、21.4%和4.75%,目前主城区重点路口带盔骑行率达90%以上。
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电动自行车仍然是当前交通事故“减量”的主要矛盾、关键环节,还有一些深层问题有待进一步破解。一是部分群众安全意识还不够强。电动自行车稳定性差,保护性弱,一旦与机动车相撞或摔倒在地,轻则受伤,重则致死,尤其是不戴头盔的情况下,最容易受到伤害,尤其是头部。据统计,骑乘电动自行车亡人事故中,约八成人员因颅脑损伤致死。但我们在路面还是时常发现,不戴头盔的人还占一定比例,有的人戴头盔好像是戴给交警看的,把头盔摆在一边、见了交警才戴上;有的人戴了头盔,却不系绳扣;有的大人戴了头盔,小孩儿身体脆嫩、反而不戴,说明还缺乏自身安全防护的意识。二是路面通行乱象依然存在。电动自行车闯红灯、逆行、走快车道、违规带人等重点违法还比较突出,不仅影响交通文明形象,还严重危害交通安全,是引发死伤事故的最直接原因。据统计,截至5月份,今年共发生电动自行车闯红灯事故59起,致6人死亡、59人受伤;逆行事故20起,致1人死亡、25人受伤。三是涉及电动自行车事故高位运行。截至5月份,今年涉及电动自行车事故起数、死亡和受伤人数,分别占全市交通事故总量的44.64%、37.24%和50.5%,占比高,危害重,近期还接连发生老年人接送孩子疏于观察、中学生骑车上学违反信号灯通行、大学生假期骑车速度过快等亡人事故。学生是社会和家庭的未来,理应得到更好地保护,这些事故的发生令人揪心和痛心。四是各类风险隐患较为突出。还有大量超标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车速较快,有的车主自行改装车辆、加装电池,充电环节的消防安全也不容忽视,一旦爆燃容易“火烧连营”,引起连片火情,造成伤亡后果。
针对以上问题,按照省公安厅总体部署,我们正在大力组织实施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集中整治“百日行动”,从生产销售、登记上牌、路面整治和宣传引导等各个环节,深化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综合治理。
一是加大执法整治力度。加厚交警路面力量部署,全市域强化执法整治和执勤劝导,全方位加大闯红灯、逆行、走快车道等重点违法和不戴头盔的查处力度。加强科技应用,像管理机动车一样管理电动自行车,在城市主要路口增设射频采集设备,精准抓拍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最大限度挤压交通违法空间。
二是织密综合治理链条。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全覆盖检查销售商家,对违规销售无牌、套牌、假牌超标车的,一律从严查处。发挥行业示范作用,与快递外卖协会等深化警企合作,通过平台共享车速、违法等数据,对违法骑手落实强制培训、限制接单等措施。壮大护学效果,对学生违法骑行电动自行车的,一律通知家长前来处理,责令加强管教;一律通报学校,加大批评教育力度,坚决保护好祖国的花朵。
三是提升安全文明形象。对全市社区开展电动自行车“千人违法率”“千人事故率”等大数据研判,对排名靠前的社区开展点对点精准宣传,发动文明交通志愿者、驾校学员参与路面执勤,通过各类媒体和街面大屏等滚动播放事故警示片,引导本市居民和外来人口牢固树立安全文明意识,人人遵守交通规则,共同维护古都文明,争做文明的南京人。
四是化解重点风险隐患。联合消防部门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管理,试点安装违规进电梯的智能安全预警系统,杜绝电动自行车进梯入户,防范充电等环节风险。下半年,按照全省有关规定,还将调研启动超标电动自行车淘汰报废工作,切实控增量、减存量,推动实现本质安全和常态安全。
市民朋友们,交通安全事关千家万户,连着平安幸福。文明交通、人人参与,安全出行、人人受益。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行动,从每一位市民做起,严守交通规则,树牢安全意识,使安全文明出行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成为我们这座城市的美丽风景;从每一个细节抓起,牢记大型车辆右转时停车让行,“停”出安全、“让”出文明,牢记骑乘电动自行车时一定要佩戴头盔、系好绳扣,坚决不闯红灯、不逆行、不走快车道,以规范的“小动作”换来出行的“大平安”;从每一道防线严起,城区农村、社区小区、商场企业、单位学校等都积极行动起来,加强交通安全提示提醒,人人都是宣传员,人人都是劝导员,人人争当带头人,相互监督、相互提醒,共同打造交通安全文明的堡垒阵地,真正使“共建文明交通、共享平安出行”成为美丽古都的亮丽风景线,成为博爱之都的最美名片!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王秉德副局长的介绍。接下来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国网记者傅秀:我是中国网的记者。去年5月,南京交警专门举行了大车“右转必停”的集中宣传活动并召开全市重点运输企业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我想请交管局的叶坚局长介绍一下南京对大车右转停车让行具体采取了哪些举措?
叶坚:各位媒体朋友好。机动车右转弯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在整体交通事故中所占的比例相当高,因为机动车在右转过程中有视觉差和盲点,而且车辆越长、越高,盲点越大,近年来,南京分三个阶段推动货车“右转必停”礼让工作。
一是针对南京的道路条件连续在全市范围内1173个路口施划机动车、特别是大型车辆右转的警示区,这就是大家平时所看到的月牙形红色警示区,提醒机动车避让警示区,减少事故的发生。
二是在全市400多个货运通道、货车通行流量较大、发生事故比较多的路口设立右转停车礼让区,安装各种“右转必停”的设施和标识标线,增设了凸面镜以及智能语音提示设备、电子警察,对右转不停车辆安装了非现场抓拍,通过抓拍后续追溯提升驾驶人在右转过程中主动停车礼让意识。
三是在主要干道右转车辆上方安装彩色显示屏,24小时播放“先停后转”的动画演示及违法车辆曝光的案例,通过这一系列行动提升机动车特别是中型车辆“右转必停”的意识。一年多以来,经过多方实施,右转弯车辆引发道路交通事故占比明显下降,我们也希望通过优化多个重要货车路口的右转专用单控信号、右转警示提示设施的完善来进一步提升右转弯驾驶员停车礼让的意识,从而形成整个城市“右转必停”的驾车行为自觉,真正使城市更加安全,相应道路交通事故逐步减少,为整个城市的文明交通发挥更好的作用。谢谢!
南京电视台记者杨静文:我是南京电视台的记者。刚才听王秉德副局长介绍,现在全市注册登记的电动自行车已经有几百万辆,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的文明守法是降低交通事故率的重要条件之一。请问南京交警除了在路口值守执勤、现场查处以外,在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管理上有何创新之举?
叶坚:这个问题由我回答。目前南京在用的电动自行车有450多万辆,数量非常庞大,全国各地大型城市基本情况都是如此。电动自行车在路面通行中出现的乱象,以及电动自行车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成为交通管理方面的难点和痛点。近几年来,我们对英皇娱乐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做了一系列的强势分析,电动自行车事故的形态多种多样,既有机动车违法引发的电动自行车事故,也有相当的比例是因为电动自行车在通行过程中违法,带来了各种交通乱象,并引发大量事故。对此,我们广泛深入调研,学习借鉴外界的经验,在南京制定了一整套电动自行车治理管理的办法。
一是在全市建立18处智能警务岗亭,不仅可以在岗亭周边对违规的电动自行车进行查处,同时还能通过智能警务岗亭有关设备抓拍电动自行车牌照中所涉及的芯片即RFID采集的有关信息,对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违法行为进行非现场抓拍并短信告知,扩大违法管理覆盖面。通过这个办法,不仅可以现场处罚,还可以进行后续追处,也就是借鉴了机动车违法管理处罚办法。
二是结合交警铁骑和无人机小队建设,对路面轻微违法进行铁骑、无人机巡逻喊话提醒,及时消除违法状态。对于始终不愿意纠正自己违法行为的,无人机可以进行现场抓拍、现场行为捕捉,为后续的处罚工作提供相应的依据,保障铁骑巡逻和无人机共同发现处置并提供相应电动自行车闯红灯、走快道、逆向行驶、不戴头盔等各项违法行为的具体图片,并固定视频证据配合路口警力进行查处。
三是多措并举,联动开展防治。首先突出对重点行业使用电动自行车的管理,主要是快递和外卖行业。快递和外卖行业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特别普遍,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联合有关平台制定了快递、外卖“六统一”部署,同时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对所有销售电动自行车的商店和门店违规销售超标电动车、套牌电动车的行为联合给予从严处罚;对在非法场所购买套牌、伪造信息的电动自行车的,不仅要查处当事人,更要对买卖人以伪造国家证件罪立案进行查处。同时,不断优化电动自行车专项安全宣传,着眼“出门提醒、路口教育、窗口宣传、流动喊话”,推动电动自行车安全文明行驶深入人心。同时根据大数据分析研判,对于多次电动车违法行为,联合其他部门和系统实施入户宣传和敲门宣传,指出违法行为,签订安全责任书,提高大家的文明行驶意识。依托大数据研判分析,以电动自行车“千人违法率”“千人事故率”为评价指标,南京交警常态化对排名在前的社区(村)开展精准宣传,对高违法居民落实“敲门行动”,今年上半年已开展“美丽乡村行”“安全进校园”“精准宣传进社区”等各类主题宣传活动70余场次。通过这一系列的行动,电动自行车文明驾驶、有序行驶、安全行驶的理念正在走进千家万户,我们相信通过宣传和其他工作的互相配合,文明骑行这种意识能够深入人心,能够提升全市道路交通安全、文明建设的整体成效,谢谢大家!
龙虎网记者马千里:我是龙虎网的记者。此次“大车右转礼让”文明安全出行措施推出后,交通部门将如何在道路货物运输行业内全面推广?
刘向东: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南京交通部门将坚持人民至上、让群众出行更美好的宗旨,通过“三个强化”,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全力压减中型以上货车交通事故。
一是强化货运企业安全隐患的排查,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强化货运企业安全监督检查,把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关。以道路货运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为重点,深入开展监督检查,加强对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制度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把“大车右转礼让”作为企业日常培训学习的必学内容。
二是强化交通安全出行理念的宣传,营造安全交通大氛围。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线上线下教育培训,将“大车右转礼让”作为重要宣贯内容,宣传中型以上货车右转安全风险知识,强化相关事故安全警示教育,要求货车驾驶员把交通安全放在首位,通过路口时,提前预判路面状况,仔细观察,减速慢行;右转弯时,遵守“右转礼让”的通行规定,主动礼让行人、非机动车,切不可与行人、非机动车争道抢行,培养“大车右转礼让”的文明行车习惯。
三是强化联合监管,整治路口右转不礼让行为。在交通事故多发、货车流量比较大的路口,与公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加强信息共享,对违反礼让规定的货车驾驶员组织参加教育培训,对违反右转礼让文明安全出行要求较频繁的企业,约谈相关企业负责人。望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共同为市民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谢谢!
南京发布记者潘希佳:我是南京发布的记者。昨天发布预告后,有个问题被很多网友多次提出,就是自2019年4月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以后,相关部门是如何管控非法改装销售的超标电动车,遏制电动自行车超速和自燃等安全隐患的?同时,又采取了哪些有效的管理措施?
葛小银:这个问题我来回答。电动自行车乱象整治历来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重点。2020年鼓楼区电动自行车“8.8火灾事故”以来,我局通过建专班、定方案,多措并举、常抓不懈,认真落实国家、省、市相关部门工作要求。为从源头上遏制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和乱象,我局将严查生产、销售不符合新国标电动自行车,违法加装、改装电动自行车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紧抓整治,规范市场。为规范电动自行车市场,我局持续开展生产、销售、维修、电商平台整治,强化产品抽检和投诉举报处理,对全市统计在册的1439家生产经营单位实施了高频次检查。
二、突出重点,强化办案。我局以消除隐患为导向,守住安全为底线,按照“重执法、办大案、强考核”的要求,将生产、销售不符合新国标电动自行车、违法加装、改装电动自行车等违法行为作为查处重点。2020年“8.8火灾事故”至今,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办理电动自行车相关案件500余件,罚没款600余万元。
三、主动破题,聚焦源头。为落实源头管控,遏制“超标车、改装车”增量,我局主动破题,将整治方向由面上的经营门店转向点上的总经销仓库。2021年以来,我局先后多次联合公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查封、扣押涉嫌不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3600余辆,用于加装、改装的鞍座、电池盒等配件460余箱,以执法打击的高压态势,让不法单位真正断了违法违规的念想。
四、行政约谈,强化自律。近年来,我局先后多次约谈市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小牛、雅迪、爱玛、新日、小刀等10家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以及南京区域总经销商,通过集中观看联合执法检查新闻报道和签订承诺书等措施,进一步强化行业自律意识,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需要了解进一步的情况,可以会后与发布部门联系。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